
“夏吃三白,湿气不来”!建议中老年人:每周煮2次,脾胃好了,湿气跑了,人更长寿!1.白扁豆:白扁豆可是被中医称为“祛湿第一豆”的存在,中医常用它来入药。而且它不仅能化湿气,还能调和脾胃,具有补脾而不滋腻,化湿而不燥之功效。《本草纲目》中就记载称:“白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群也可以用它。白扁豆的淀粉含量高达50%以上,平时可以用它代替部分细粮,煮粥、做豆浆都很不错。2.芡实(鸡头米):芡实又名“鸡头米”,和莲藕、茭白、荸荠等8种植物并称为“水八仙”,在中医本草中应用的历史长达千年,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芡实本来就长在水里,所以特别能“化水”,有很强的利水渗湿作用,而且它味道甘淡可口,不碍脾胃运化,性味也比较平和,适用性更广。同时它还是脾肾双补的好食材,可以提高脾胃功能,缓解肾气不固导致的腰膝酸软等不适。平时大家吃的一般都是它的干品,七八月份鲜鸡头米开始上市,能买到的朋友建议都尝尝,口感软糯香嫩,入菜、煮糖水都好吃。3白茯苓:老话说“一两茯苓一两金”,古人盛赞它为“四时神药”。茯苓有健脾养胃、促消化的作用,能帮助改善脾胃虚弱的困扰。还可以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达到利水渗湿的目的,也是祛湿的常用药,而且茯苓性味较平和,利水而不伤正。同时它还具有宁心安神、助眠的功效,夏季容易心火旺,心烦失眠,也可以用它来调理。茯苓药食同源,也常出现在美食里,比如北方的茯苓饼,南方用它炖靓汤。 三白这样吃,功效翻倍这三白也可以一起食用,搭配其他养生的食材,功效更强。给大家推荐2个家常的食疗小方。1.茯苓芡实扁豆粥食材:茯苓10g、白扁豆10g、芡实10g、粳米50g、姜丝适量、红糖适量。做法:上述食材加水煮成粥即可,糖尿病人群不要放糖,如果有气血虚、便秘问题,可以取2-3颗红枣去核一起煮。粳米健脾益胃、温阳散寒;生姜温中散寒,特别适合胃痛、胃寒的人;红糖既能调味,也能活血。搭配三白一起煮,有健脾祛湿、暖胃散寒的功效,脾胃虚寒的人群也适合。2.改良八珍饼这个方子改良自健脾名方八珍糕,在原方的基础上,去掉了党参、白术,换成了紫苏叶和鸡肉,口感更加细腻美味,而且越嚼越香,让人吃了还想吃,能帮我们增进食欲。 同时紫苏还有和胃止呕、散寒的作用,也能解鸡肉的腻。日常当成早餐饼也是不错的选择,只有香味,没有药味,口感非常好。1.白扁豆、莲子、薏米、芡实蒸至软烂后用刀碾碎,山药蒸熟后捣成泥,放入茯苓粉混合均匀。2.加入鸡肉泥、鸡蛋、紫苏叶碎和清水,调成酸奶状的糊,加盐、胡椒粉、花椒粉调味。3.将纸用油润湿,擦一遍锅,放入饼糊,煎一分钟即可翻面,两面煎熟即可出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大财配资-炒股配资论坛-上海配资知识网-股票配资平台代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