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的时候,彭德怀元帅在庐山会议后已经在家闲置了好久,突然有一天,组织给他打了个电话,说彭真同志想找他聊聊。
一碰头,彭真就直接跟彭德怀讲:“彭老总啊,中央有安排,让你去大西南挑大梁,当副总指挥,还有第三副主任的职务。”
一开始,彭德怀元帅并不乐意接受这个工作分配,他说自己对于工业建设这块儿不太拿手。
最后,在毛主席的亲自说服之下,彭德怀大将军点头同意了去大西南担任第三把手的决定。
彭大元帅在大西南那边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但他却只当了个第三副主任,这不禁让人好奇,他上面的三位头头到底是谁呢?
【老帅重新出山】
1959年的时候,由于某些特别的情况,彭德怀元帅被解除了军中的职务。
没过多久,彭德怀元帅一家就从中南海搬了出来,住到了一个挺偏远安静的地方。在那儿,彭帅在警卫员的协助下,开始在院子里种起了菜,养起了鱼。他天天忙着照料菜地,喂喂鱼儿,看起来忙活得挺高兴。但那些了解他的警卫员心里明白,彭帅其实并不开心,他心里还惦记着再为国家做点贡献呢。
1965年的时候,彭德怀元帅终于接到了中央的通知。中央安排彭真同志去找彭帅聊聊,说中央和毛主席想让彭帅再次出山工作,打算派他去大西南帮忙搞三线建设,担任那里的第三副主任的职位。
彭德怀心里其实很想出来干点活,但他还是跟彭真摇了摇头,实话实说:“我这一辈子都在军营里,工业建设那块儿我完全是个门外汉。再说了,我现在这情况,确实有点左右为难,去了那边,我怕也是力不从心,工作不好开展啊。”
彭真跟这位倔强的老将军聊着:“既然组织决定让你去那边挑大梁,那你就放开手脚干吧,这可是组织对你的看重呢。”
彭德怀硬气地表示:“我就怕对不起组织和毛主席对我的信任。要不你跟组织讲讲,让我转行去搞农业吧,这方面我还挺拿手的。或者,让我见见毛主席,我直接跟主席说这事儿。”
彭真没办法,只好回去交差了。他把彭德怀元帅的意见和需求,一五一十地跟主席说了。主席呢,没立马说见还是不见,就坐在那儿,一口烟接着一口烟地抽个不停。
彭德怀大将军心里盼着主席能召见他,可好几天都过去了,中央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
彭帅琢磨着,中央可能已经改变主意,不打算再推进那事了。他心里盘算着,得给主席写封信,说说自己铁了心想到边疆去发展农业的打算。
没想到,那封信送到主席那儿才隔了两天,彭德怀就收到了主席要跟他见面的消息。
彭德怀心里头热乎乎的,急着去见毛主席。六年没见了,俩老战友一见面,心里头那个感慨啊,说不出来的滋味。俩人的大手立马就攒到了一块儿,紧紧攥着不放。
毛主席直接了当地讲:“彭老总,彭真已经把你的心思告诉我了,你的信我也细看了,我明白你的考虑了。不过呢,现在大西南那边真的很需要你。大西南的三线建设是为了以后可能发生的战争打基础,你去那儿是最合适的人选,我也最信得过你。”
彭德怀讲道:“主席啊,我其实也很想为国家出把力。但说实在的,工业那块儿我真是一窍不通。而且,就我现在这位置,去了那边怕是也难把活儿干漂亮。要说起来,我还是对农业更知根知底些,要不就让我继续待在农业这块儿吧。”
毛主席提高了点嗓门,说道:“派你去大三线,这是党中央的决定,代表着他们对你的信任。如果有人有意见,让他们直接来找我。你尽管放手去做,别担心。”
彭德怀原本心里头有点犹豫,不太想接这茬儿,可彭真他们一帮人在那儿一个劲儿地劝,说得彭大将军都有点心动了。他琢磨了一会儿,最后还是点了头,接受了中央给的任务,说会赶紧收拾收拾去西南赴任。
【三位上司】
中央让彭德怀去做了西南“大三线”建设委员会的第三把手,也就是副主任。想当初威风凛凛的彭老总,这回有了三位领导。那么,这三位领导究竟是谁呢?
那时候,西南大三线建设委员会的一把手是李井泉。
李井泉绝对算是个资深革命者,从南昌起义到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他都亲身参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斗成绩。此外,他还在彭德怀当总指挥的红三军团里干过,所以说,他也是彭老总手下的一员大将。
新中国成立没多久,李井泉就跟着贺龙去了四川,帮忙刘邓大军把大西南给解放了。然后,他就在四川当起了领导,也因此没能赶上1955年的授衔仪式。
1964年,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做了个决定,要在大西南搞三线建设。他们选了李井泉来当这个大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的头儿,因为他之前在四川当领导,干得挺不错的。
程子华是三线建设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经验丰富,资历深厚,早年间就加入了红军,还曾是彭德怀元帅手下的得力干将。他和李井泉一样,都走过长征那段艰难岁月,并且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战绩。
解放没多久,程子华就已经是四野兵团的一把手司令了。他带着队伍打过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两场都是新中国诞生路上的大仗。在那几场关乎国家前途的大战斗中,他的表现也相当出色。
不过,程子华在新中国成立后,就转到了山西负责政务,因此错过了1955年的军衔授予。照着他那耀眼的战功和丰富的经验,要是继续留在军队,肯定能拿到个挺高的军衔。正因为这样,程子华成了所有担任过大军团司令的人里头,唯一一个没拿到军衔的。
不过从1961年起,程子华投身经济建设工作,他在经济方面的本事一点点展现了出来。因此,在搞西南大三线建设那会儿,他被提拔为西南大三线建设的常务副主任,说白了就是二把手。
西南大三线建设时,阎秀峰担任的是第二副主任。跟李井泉和程子华比起来,他的经历可能没那么耀眼。他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工作,但从未带兵打过仗,也没在军队里担任过什么职务。不过,他在我们党里一直负责宣传和建设方面的工作。经他宣传动员,不少有志青年都踊跃加入我们党,积极投身到党的革命事业中。
解放后,他在地方搞建设那是一把好手,所以到了西南大三线建设的时候,中央就直接点他名将,让他当上了第二副主任。
彭德怀被任命为第三把手,他觉得自己在工业这行当里完全是个新手,而且他的三位上司都特别能干。他打定主意,得跟这三位领导好好配合,给国家建设出一份力,不能白费中央和主席对他的信赖。
【彭帅为三线建设鞠躬尽瘁】
三位头头对大名鼎鼎的彭大将军来西南大三线支援工作,心里头是很高兴的,但高兴归高兴,他们也有点儿犯愁。为啥呢?因为彭大将军一来,就成了他们的手下,而那会儿情况又比较特殊,他们琢磨着怎么给彭大将军安排活儿干,确实有点儿为难。不过还好,彭大将军这人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性格又直率,不在乎自己这个元帅身份,要给三个资历比自己浅的头头当下属。
彭德怀大将军抵达成都那会儿,李井泉主任已经吩咐程子华副主任妥当地为彭大将军准备好了住的地方和生活必需品这些杂七杂八的事儿。程子华也是不厌其烦地给彭大将军讲解西南大三线那边的情况、进展啥的。阎秀峰呢,也是全力配合彭大将军的工作。这三位领导对彭大将军都是毕恭毕敬的,这样一来,彭大将军原本心里头那点紧张劲儿也慢慢消散了。
后来,彭老总着手听取西南三线建委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没过几天,彭老总收到消息,说他在三线建设里的任务是负责燃料局,主要就是管煤、电、气这些事儿。
彭老总心里头有点不是滋味,毕竟他在军工制造这块儿还是有点门道的。来大三线前,他还跟老战友念叨过,说到了这儿能靠着自己在军工上的经验,给三线的军工厂出出主意,帮把手呢。
不过,瞧瞧现在的任务分配,军事工业这块领域,他怕是插不上手了。
彭老总心里头清楚,这是上级的意图。他不想给领导添堵,就打算把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到位。反正都是为了国家出力,干啥活儿不是干呢。
彭老总接掌燃料局后,尽管年岁已高,但他还是一股脑儿扎进了三线建设的任务里。他常往基层跑,实地查看情况,亲自上手解决那些生产厂家碰上的难题。
有次去仪器厂做调研,彭德怀没按厂领导的安排去小餐厅吃饭,他直接跟工人们一块儿,在工人食堂吃了顿饭。
吃饭时,彭德怀尝了尝工人们吃的饭菜,还问大家对饭菜有啥看法。接着,他又亲自去食堂看了看卫生状况怎么样。
彭德怀要离开前,跟厂领导讲:“食堂的菜品种类有点儿少,这些工人都是为了大西南三线建设远离家乡的,咱们得好好关心他们的生活,吃的方面得有营养,得跟上。”
他说:“因为这儿的蔬菜运送进来挺难的,所以你们不如自己动手,开垦点地种蔬菜,这样不就啥菜都有了嘛。”
厂里的头头们特别在意彭老总给出的点子,立马就照着老总的想法动手干了。结果没多久,厂里员工们缺菜吃的问题还真就给解决了。
彭德怀不仅牵挂三线工人的日子过得咋样,还常跑到正在建的工地看看,像是攀钢建设那块地儿、某个重型机械制造厂,还有煤矿区这些,他都亲自到场。他还挺有办法,教施工队伍用以前打仗时用过的一套来搞建设,这招儿真管用,建设速度嗖嗖往上涨,钱也省了不少,工程质量还杠杠的。工地上的大伙儿,都忍不住夸他真有两下子。
彭德怀去成昆铁路建设工地查看情况时,直接上手和战士们一块儿干活,还跟个小战士较劲比推车。他压根儿不怕危险,硬是要走进正在挖的隧道里瞧瞧安不安全。从隧道另一头冒出来,他一眼看到旁边山坡上密密麻麻的新坟,惊得不行。他转头问跟在身边的师长:“这儿咋这么多新坟啊,看着都挺新的。”
师长眼眶带着点湿润,回答说:“领导,这些都是挖隧道时没了的兄弟们,有咱当兵的,也有来帮忙的工人朋友。咱们师里,已经有好几十个战士在挖隧道时献出了生命。”
彭老总眼眶也湿润了,他开口道:“这些人都是真英雄,为了国家的建设献出了生命。我得去祭奠他们一番。”
彭老总一步一步地走着,看着一座又一座的坟墓,心里头压得沉甸甸的。他停下脚步,站在那儿,认认真真地向烈士们鞠了个躬,表达他的敬意。
他跟老师长辈讲:“咱们得对得起那些牺牲的英雄,得让大伙儿别忘了他们。麻烦您找人给他们建墓地、立墓碑,这儿得打造成个烈士陵园。以后烈士的亲人还能来祭奠,了解他们的英雄事迹。”
【结语:】
彭老总即便在困难重重的日子里,心里仍旧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他一门心思扑在这上面。虽说这不是他老本行,但他可没退缩,硬是用自己的办法掺和到建设里头,给三线建设添砖加瓦,还真搞出了点名堂,成绩斐然。
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心里头对国家和人民那种最干净、最真的情感,这种情感真的值得我们一直记在心里,好好学习和尊敬。
大财配资-炒股配资论坛-上海配资知识网-股票配资平台代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